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希望、民族的未来。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,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。当代少年儿童是实现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的生力军,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规划?
北京家教网
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近日在6-14岁少年儿童中进行的调查显示,想到15年后的自己,75.0%的受访少年儿童表示憧憬期待。对于到2035年实现人生目标的信心度,受访少年儿童平均打出了9.2分,68.3%的受访少年儿童打出了满分10分。
北京家教
展望未来15年,75.0%受访少年儿童表示憧憬期待
一对一家教
家住天津的王虹(化名),儿子今年上小学三年级。王虹说,在孩子小的时候,她就比较重视培养孩子树立理想和目标,“在成长的过程中,孩子的理想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。孩子很小的时候去科技馆,接触到一些航空航天设备,梦想着长大成为宇航员。后来孩子喜欢上了机器人,又希望长大后研发和设计机器人”。
大学生家教
北京某中学初二学生刘宁(化名)喜欢物理和计算机,谈及未来15年的“小目标”,他希望可以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,“要好好学习,增强才干和本事,才更有能力实现梦想”。
调查中,67.3%的受访少年儿童表示,规划过未来15年的生活。学业有成(78.5%)是受访少年儿童在未来15年最想实现的“小目标”。接下来是父母康健(58.9%)、身心健康(50.8%)。
受访少年儿童希望实现的人生“小目标”还有:有份好工作(48.7%)、事业有成(44.1%)、家庭和睦(41.5%)和掌握一技之长(40.6%)等。
陕西城固乡村教师陈亮,长期从事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,现在担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辅导员,“在农村,让每个孩子都通过学习考上名校并不现实。但我会告诉学生,只要能做对社会有用的事,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”。
数据显示,想到15年后的自己,75.0%的受访少年儿童表示心情是憧憬期待。其他的感受还有自信笃定(22.9%)、淡然平静(19.6%)等,积极态度的获选率远高于迷茫焦虑、畏惧逃避等消极态度。
河北省某小学思政老师赵婷(化名)主要负责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,她认为,小学阶段对孩子思想、品行的教育非常重要。“这是‘拔节孕穗期’,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发展影响很大,要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”。
为什么少年儿童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
赵婷介绍,在平时的工作中,她会注重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,鼓励孩子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,“我们之前召开过以筑梦为主题的班会课,邀请孩子家长共同参与,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梦想,鼓励孩子努力筑梦”。
数据显示,对于到2035年实现人生目标的信心度,满分10分,受访少年儿童平均打出了9.2分。此前对于14-35岁青少年的同题调查中,受访青少年平均打分为8.1分。受访少年儿童中打出满分的比例(68.3%)也远高于青少年(31.8%)。
“少年儿童对于未来个人发展更有信心,与他们成长的环境、生活的时代背景确实有密切的关系。”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分析,从国家大环境来说,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,进入21世纪,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,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、蒸蒸日上的生活水平,都是少年儿童能感受到的。儿童的成长环境比过去更安定祥和。国家与小家、与个人是紧密联系的,对国家的信心给少年儿童带来了安全感。
“从家庭环境来说,00后少年儿童的家庭生活更加小型化,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,几代人一起生活。他们与父母的沟通更加顺畅,代际关系更平等,家长对国家社会乃至生活的看法对少年儿童有着直接的影响。少年儿童的父母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,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,对国家的信心也更坚定。另外,这一代儿童的父母受教育水平也普遍提高,在子女教育上更理智科学,抚育目标也更加实际,因此给少年儿童的影响也更正向。”孙宏艳分析,亲子关系和谐,家庭环境好,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更大的安全感,有了安全感,他们对个人的发展就有更强烈的渴望。
“从学校环境来说,这些年中国的教育改革稳步扎实地进行,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也有较大幅度提升,他们与学生的关系更平等和谐,在教学中也给少年儿童更多正能量的教育。另外,当代少年儿童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,他们成长的环境更丰富开放,通过国际比较,他们也会对未来的远景目标以及个人发展有积极的判断。”孙宏艳认为,这些年媒体通过电视、报刊、网络、长短视频等,以融媒体的方式全方位地为大众解读国家的方针政策,对于少年儿童,也能以适合他们接受的方式传达我们党和国家的愿景,这对少年儿童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是有积极影响的。